时间差不多得回到七年前,那时候我刚从北京一家到现在都还很有名气的口腔医院文案策划的职位逃到一家很有名气的书店做店员,某个悠闲的下午我在书店拿起了阿乙先生的中篇小说《下面,我还干些什么》看,在那之前我已经很久都没有看过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了,觉得中国当代文学在王小波之后就停滞住了,没有什么创造力。在那本书的序言里,我看到了阿乙老师面对父母(可能更多来自于父亲)的催婚近乎绝望的愤怒妥协“好找一个人去结婚、找一个人去生孩子”,觉得为他感到难过和悲哀,觉得一个是要遭受多大的压力才能做到这样对自我价值探索的全然否定后去顺应社会规则决绝,而时至今日我也沦为了第二个“阿乙先生”,只是我没有读者可以为自己感同身受的默哀,我只能自己作为一个不被父母尊重为一个独立个体而是被他们当作是提线木偶为自己默哀。
从和前男友分手后我一直在思考对于爱情来说,到底什么样才是真正的爱?我们应该以怎么样的方式和伴侣相处才会更好?在我们还没有完全想明白情爱之中复杂的逻辑和应对时;我发现我父母并不给我任何喘息反思的机会,他们一个劲地借着我年龄到了30岁再不嫁人就没人要的理由介入到我的情感生活中来,他们不停问你有没有找到合适的对方?不许再和前男友有任何往来,什么时候才能把他们身上的重担给卸下来?说你再不结婚就算你没病别人也觉得你有病的言论来恫吓你。按照他们预先的计划,到了他们这样的年纪早就是搂子抱孙的阶段却还要为我和弟弟悬而未决的婚事寝食难安,所以他们觉得他们是不幸的。
我母亲总是对我说“你要是把我们两个大人其中一个气出好歹的话,那时候你是不是就高兴了?”,每次当她说要这句话后我就陷入巨大的惶恐之中,我一方面担心因为自己的不孝顺给父母身体和心理带来在我看来毫无必要的伤害,另一方面我又确实没法妥协觉得随便找个人就去过结婚生子的日子,所以我一直在内心做困兽之斗。
现在,面对这种血缘关系造就的亲情之爱,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周全,我也对这样的爱产生了怀疑,我怀疑这种这种父母对子女之爱的纯洁性:到底我父母是真的关心我的未来导致对我婚事的关心还是因为社会观念和颜面而对我婚事的关心还是他们必须要通过我的婚事把送出去的礼金收回来而关心我的婚事?在爱情中我们怎样相爱?在亲情中我们怎样相爱?到底什么是爱?我们应该怎样在亲密关系里相处?我搞不清楚,我对这些充满了巨大的疑问,我想要去弄清楚这些问题。
上周六我骑车去奥森跑步的时候,我母亲忽然语气很冷淡地给我打来电话,问我什么时候能结婚,让我必须给他们拿出规划和方针出来,我除了觉得荒谬和不受尊重之外,我还得小心翼翼的赔笑劝慰她不要为我生气,我不知道为什么家人之间明明是关心对方的,但是做出来的事、说出来的话却总是要去伤害对方。因为从小父母关系不好,所以每次我妈给我打电话来只要语气稍微一紧绷我就害怕,我怕她在家又和我爸或者奶奶闹矛盾,担心他们双方相互伤害彼此的身体,这样的担忧困扰了我至今,现在又因为我的事情往这种让彼此不安的增加了更大的不安的因素,所以我自己也很惭愧,觉得自己太过于自私,可是我又没办法逼自己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人要想好好过这一生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母亲在电话里说“早知道你今天成为这个样子,当初我们就不应该送你读那么多书,你就像你爸爸说得那样是书读太多了,读得脑子都不正常了”,我很愤怒又很无能为力地为他们感到悲哀,一方面我对他们对知识和理性的蔑视和否认感到愤怒,另一方面我又觉得他们被自身所在的社会阶层的观念钳制从而造成对人匮乏的理解和相处的悲哀。因为婚姻生活的不幸遭遇,我从小就听我母亲抱怨自己的母亲没有送过她读书导致命运不好,后来我劝慰她说那个年代人能够活下来都很不容易,哪能怪外婆没送她念书?而今一生悔恨自己没念过书的母亲竟然对我说我是把书读太多了,后悔送我出来读书,我真是不能理解父母思维的荒唐,而这仅是因为我没有遇到合适的人、没有在他们认为应该结婚的年龄去像村子里其他和我同龄人一样去结婚导致的。
到底什么是爱?情侣之间应该怎么去爱?父母与子女之间又应该怎么去爱?在没遇到真爱之前,我能不能妥协跟一个觉得合适的人结婚?若是今生再也无法遇到相爱的人我是不是又能力照顾好自己?目前我做不出回答,我只知道我不为任何人活着,我只为我活着。我抗拒或者警惕任何人、以任何名义对我说“都是因为你,我才要………”,我们能够对自己诚实一点,不要老是道德或者情感绑架别人去做让自己满意的事情吗?我们可以只是为了自己牺牲吗?
对于我来讲,生命最大的意义莫过于不要让自己在临死的时候去忏悔一生都白活了。而这才是驱动我想要努力生活,好好去面对日常的的原动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