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观后感600字第一篇

  文/垚

  《觉醒年代》是一部关于中国从袁世凯复辟帝制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之间的历史事件。

  重点以陈独秀为主的《新青年》和北京大学的学生、教授、社会上的工人等关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发展展开。

  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来说,的确是艰难坎坷。

  自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大力支持俄国十月革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间弥漫开来。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革命的行列,想要为中国寻找一条救国之路。

  陈独秀支持二十年不谈政治,专注于广大青年的思想启蒙;李大钊支持马克思主义,但对陈独秀“二十年不谈政治”表示不认同;胡适支持老师杜威的实验主义,受了陈独秀“二十年不谈政治”的影响加入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白话诗;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与胡适的《尝试集》产生了巨大影响,为白话文的普及起到了重要影响。

  这些政治思想上不大相同的人,发生过很多争执,最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多数人赞成马克思主义,这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力发展,随着五四运动的胜利,工人阶级逐渐在中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工人们为反封建的爱国事业做出贡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陈独秀、李大钊在天津看到流离失所的人民,内心感慨,1920年在上海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衍生出了它的落脚点。中国共产党自此诞生!

  《觉醒年代》观后感600字第二篇

  文:kingkong

  《觉醒年代》这里的觉醒可以等同启蒙,但这里的启蒙又怎么解释呢?

  它不像从8岁到18岁,18岁又到28岁,随着时间和经验顺其成长;而是纵观漫漫历史,在史无前例的情况下寻找救人救国的药方子,放在今天,就像科学家们登月,登火星,去银河系寻找外物质,外星人。

  因为没有经验可循,又是一过之策,就有探索,争论,甚至试错的可能性。在这里敬畏那些为启蒙奉献与牺牲的同志,包括20又几的陈延年陈桥年兄弟等。如果了解历史的人,一定会知道但凡是要新一轮的启蒙,革命,就有流血的代价,值得敬佩的精神将永垂不朽,并将永恒的影响着新时代新变革的“新青年”,这是他们的意义,也是泱泱大国薪火相传的国家精神。

  把1921年的建党事件搬到现实生活中来看,一个思想者想启蒙一场运动,必须有一个有纪律的组织,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理论支撑,必须有不怕牺牲的行动力。新青年是靠爱国精神将学生、工人、商界等更多组织凝固在一起,遵循科学与民主的原则;那么你的运动,将有一个精神核心,它可能是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总之,得抓住核心。

  互联网时代让传统的纸媒丰富起来,在经济复苏的时代大多数人们已经不再担心柴米油盐,三产成为拉动GDP的核心要素,快时尚快娱乐成为了大众的焦点。我们虽处于和平年代,但只要你了解历史,便会明白曹操所说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所以在这个安逸的年代,我们也要多传播正能量。

  义务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了解这个世界基本的规则,而不是背诵,默写,走向高考。小时候看不懂没关系,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一定要在心智成熟后去看看自己的国家,自己生活的世界,一句话要活的明白。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的使命不同,意义就不同,活得明明白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