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是月季花开时
  
  文 字:墨染卿心
  
  “花开花落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牡丹最贵惟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宋代诗人苏轼一首《月季》,寥寥几笔,把月季一年四季常开不败的天性描写得淋漓尽致。
  
  从春末到深秋,漫步于大街小巷,你会发现,无论是展园、路旁,还是农家小院,都被绽放的月季装点的五彩斑斓。近几年,月季的子孙后代有一统天下、愈演愈烈之势。看来它被誉为花中“皇后”的美名,果然名不虚传。
  
  假使,你早晨开车赶去上班,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随意往窗外一瞥,不经意间,就会被一丛丛娇艳的月季花惊艳到。特别是浸润在晨光里,沾着露水的月季,尤显得明艳动人。或红,或粉,或紫,或黄,每一朵都如大梦初醒后对镜梳妆的小女儿,清新脱俗,端庄优雅,让路过的每一个人,总忍不住多看上几眼。
  
  月季花,又称为“月月红”,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位列蔷薇科“三姐妹”——蔷薇、月季、玫瑰之中,既可观赏,又可入药,利用价值极高。它芬芳馥郁,冠压群芳,如同母仪天下的“皇后”,自有几分高贵和威仪在里头。
  
  因现代月季花型多样,有单瓣、重瓣,还有高心卷边等优美花型,越来越吸引大众眼球。月季花也因花期长,观赏价值高,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倾慕和追捧。
  
  她如同高高在上的“皇后”,脱离了深宫大院的高墙碧瓦,变得越来越活泼烂漫,野性十足。终有一天,她拿出母仪天下,开枝散叶的本领,使她的嫡系亲兵、子孙后代,遍布天下,一统江湖。
  
  看,连最寻常的农家小院也成了她的领地。她在自己的地盘上开疆拓土,从不嫌贫爱富,把一捧一怀的好颜色、好姿态,奉献给人间,奉送给寻常百姓。
  
  人们喜欢亲近她,早已忘了她的“皇后”身份,只当她是一位流落到民间的公主,爱护她,照拂她,把她像“女神”一样的供奉着,仰慕着。她虽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并不拿出高冷的姿态拒人于千里,而是愿意放下身段与平民百姓亲近,倾听他们的心声,慰藉他们的心灵,悦纳着他们的喜爱和赞美。
  
  虽然流落民间,却从不自怨自艾。脸上每天都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这使我想起那个流传久远的故事——《王宝钏与薛平贵》。故事的主人公王宝钏,虽贵为宰相之女,天生丽质,聪明贤慧,却从不嫌贫爱富。到了婚配年龄,宁与其父断绝关系,也要嫁与当时一文不值的薛平贵。婚后,薛平贵从军征战,远赴西凉,王宝钏就靠挖野菜为生,苦守寒窑18年。18年后,薛平贵立下赫赫战功,当上了西凉国国主,并封王宝钏为正宫皇后。苦尽甘来,终守得云开见月明。
  
  王宝钏在我眼里就像一株不畏苦寒的月季,虽有国色天香、雍容华贵之貌,骨子里却有着不同于常人的高贵和坚韧。如同在世俗烟火中怒放的月季,虽容颜姣好,却并无矫揉造作之气。它的枝干通体长满了刺,如同天生不容亵渎的战士,可欣赏,可远观,可顶礼膜拜,绝不可轻视和辱没。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她活出了一身风骨。
  
  杨万里在《腊前月季》一诗中这样写到:“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正是因为月季享得了富贵,也耐得住清贫,所以她才能迎来这风光四季,独占鳌头。
  
  看着眼前这风华绝代的月季,使我想到许许多多的励志人物。如同前段时间,感动亿万国人的“华为公主”孟晚舟,高光时刻不浮躁,低谷之时不气馁,风雨面前不低头,历经坎坷磨难,终成就一身铮铮铁骨。
  
  有时,人当像花一样。无论顺境逆境,都应保持高贵,优雅,活得体面,且有尊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