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有感

  文/文言明语

  《论语》是真正的篇章形式,全书共有二十篇,每篇的章节不等,粗略地看了一下,最少的是第十八篇《微子篇》,有十一章,最多的是第十五篇《卫灵公篇》,有四十二章。可能“篇章”一词就是由这里而来的。以前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读了。读书就是这样,每次都会有小小的收获,这不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吗?

  今天学习第一篇《学而》篇。论语中一般都是这样,总是以第一章的前面两三个字作为这篇的篇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给自己的文章立一个题目或者篇名,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如果题目过于花哨,我想,恐怕会适得其反的。你看,多简单啊!就两个字解决问题,《学而》,又好听又吸引人,还涵盖着浓重的文化气息。

  《学而》第一篇包括十六个章节,内容涉及了从学习到道德,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涵盖了许多内容。由于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国学经典都存在解读上的争论,我的水平不行,所以肯定会漏洞百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是我不成熟的想法和感受,您就姑且看之,不对之处,或者友善地指出来,或者一笑而过,切莫大张旗鼓,让人笑话。在这里先谢谢您的阅读,感谢!

  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做人才是根本。书中更多地强调了个人品德的修养,所以我们得出结论,做人第一,知识其次。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任何时候做人要放在首位,学习知识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自己的修养,做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论语》自古以来广为人知,所以我就不一一解读了,时间有限,挑重点。也不复制原文了,喜欢的话您可以自己去读,在我的文章里尽量不出现引用、复制、粘贴,这也是个人写文章的一种风格。

  三个事,一个是对于学过的东西,在适当的时候“回头看”,是件非常高兴的事。我可是经常这样做的,尤其是能找出以前的错误和误会,汗颜过后,不觉都能笑出来。另一个是说朋友,远方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了,只要是君子,必须高兴快乐。第三个是对于不了解我的人,我不怨恨,这里完全就是说个人修养了,不知者不罪,是格局,是胸怀。

  讲仁道,就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做人的根本。不做花言巧语巧言令色的人是其次,更好的要学会自省,要把别人的想法放在首位,同朋友交往要诚实可信。放在今天,特别是各个网络平台,交友软件,我们都应该以诚待人。

  重点来了,孔子认为,年轻人首先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尊重长辈,做事要谨慎诚实,与有仁德的人交往。这样做人做事,然后才是把剩余的时间用来学习知识。我们从小到大家里都是这样教育和要求的,可能有些过分,但是出发点肯定是好的,否则,在外面人家会说:“你家大人没有教过你吗?在学校你的老师没有教过你吗?”同样的事情,我接触过许多农村和乡镇的老人,他们的确没有文化,也可以说大字不识。但是人家都非常懂道理,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这样的人,你能说人家没有文化知识吗?不得不承认,那才叫德高望重。

  做人,庄重而有威严,不能顽固不化,有了过错要及时改正。这就是不断学习的结果,有了知识和见识,就有能力分辨,就会变通,就会自觉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说,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温、良、恭、俭、让,也是能得到别人信任的一种超级品格,如果你真的拥有这样的品格,走到哪里都会有朋友的。

  在这里我们着重探讨长辈的志向,或者说父母的期待和想法,它和孝顺是密不可分的。我在很多地方都看到了因为上大学孩子跟父母的意愿有分歧的,孩子们总是振振有词地说:“凭什么把你们没有达到的目标强加在我们身上。”我们分析,父母的意愿是否正确,毋庸置疑,有些父母的确有些过于激进,有些不切和实际,但是他们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哪个父母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呢?年轻人现在是听不进去的,只有到了我这个年纪,才能真正明白父母的期待。可到这时候往往已经悔之晚矣了。

  读着读着,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友善,是我们公民应该做到的。我们学习,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良好的标准和规范吗?不受约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绝对是不可取的。我们都生活在这个伟大的国度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该遵守的一定要遵守。写到这段时,我又开始担心是否使用了敏感词,也不知道会不会锁文。不过,我坚持认为,只要遵守简书规则,就可以申诉的,以前曾经无数次锁文,申诉一下就可以了。

  孔子认为好学就是不贪吃,不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做事勤劳,说话要先过过脑子,考虑好了再说,向有道德的人请教,用来端正和提高自己。我理解这就是自律,因为孔子说的这些道理我们都明白。比如,贪吃会造成疾病,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巨大压力,为了物质金钱而去失去自我地去巴结讨好,有了钱有了地位又开始把头抬高,骄傲的谁也不放在眼里。

  我知道,如果我们去了解很多人,一定会特别困难的,让别人了解自己,有可能出现误会。所以不管有多么困难,我们还是要放下顾虑,真心真意地去了解对方。

  《学而》篇,看表面上是学习知识,其实绝对是孔子在教我们做人。十六章里,分别出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有若、曾子、子夏、子禽、子贡这六个人物,我们有的熟悉有的陌生,不知道在别的书里有没有记载。《论语》就是孔子的语录,它是儒家最重要的思想著作,主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年轻人如果读的话,恐怕很难理解。年轻人一定会感觉孔子的思想有些保守,但是应该认真想想,这本书里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如果真能踏下心来好好读,对自身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

  我是因为那句“半部论语治天下”而对这本书感兴趣的,第一次读时大概初中还没有毕业。那时候读的是一本比较古老,注解很少的《论语》,我根本就没有读懂。后来参加工作买了一本,再读时才略微明白了一点点。总之,不管读什么书,都不能读死书,要带着思想和问题,联系实际来读。

  这次就算是第三次来读这本国学经典了,每次都会有不同的认识。首先得到的启发就是前面曾经说过的,篇名和题目不重要,在这本书里,它的篇名甚至没有实际的意义。可见篇名不重要,内容才是王道。其次,过去没有这么精读过,这也是一个新的考验,读完再写读后感,然后分享出去。最后就是关于读书我还是认为要多读类似《论语》这样拥有儒家思想的国学经典,它能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素质,完善个人品格。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