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心得体会)


  《论语》读后感

  《论语》作为流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至深。从古至今,对《论语》的注释解读就没断过,相关文本数以千计。

  一直以为《论语》是高大上的儒家经典,是我难以企及的高深文化,毕竟都说“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可最近在对于《论语》的学习中,实在是颠覆我的三观,原来《论语》在汉代只是教小孩子的入门读物。说到《论语》的由来,那就不能不提张禹这号人,他属于“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也是他一统《论语》世界。西汉年间的《论语》,主要有《齐论语》、《鲁论语》、《古论语》三部,但随着《论语章句》也就是后来的《张候论》的诞生,这三版都失传了。而我们今天所学的《论语》,来源也就是这部《张候论》。对于《论语》由来的解读,熊大师的解读视角非常独特,很详细。而且确认它记载的只是各种花絮,不是儒家的正经学问。所以,我们要理解儒学理解孔子,《论语》可不是一个好的代表。听了熊大师对于《论语》的解读,我忽然有了读《论语》的信心,虽然不知道这信心由何而来。我们读《论语》要回到文本,回到语言,回到人,回到生活,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答案。

  读《论语》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有不少人喜欢《论语》,彼此间交流探讨的首要问题便是《论语》的读法。在其中有两种读法值得注意,-种读法是“圣人”化,这也是大多数人的读法。”圣人”化的读法,常常能够使人领悟到孔子学说的真谛,那是一般人能领悟到的。但是在把孔子“圣人”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偏离历史和人物的某些真实,看不到孔子既是圣人也是普通人。另–种读法便是“去圣”化,让人们看到孔子普通人的一面。这两种方法都有些偏颇,《论语》收录的很多话都不带上下文的语境,还有不少前后矛盾的地方,所以我们要从各种相关文献当中,梳理出孔子言谈举止的基准线,拿这条基准线和各种旁证作为判断的依据,这才是《论语》的正确读法。

  我想,我们读《论语》,除了以历史和思想的眼光看清孔子思想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要真正领会并身体力行,化作自己的人格。不管是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观,都会有不不同的效果,这要取决你生活的时代和社会了。

  文/玖玖姝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

  最近读论语,读于丹的解读论语,有了新的感悟。《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千百年来,历史沉淀,广为流传,很多对话成了脍炙人口的语录。《论语》中宣传的就是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化、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等众多方面。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认得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为此而无比强大。我今天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什么叫天人合一?我认为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有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在《论语》中子贡曾经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我认为:一个人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佛家有个小故事: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小和尚惊得膛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我们的一样: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什么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让自己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论语》告诉我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的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与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

  儒家理论的核心和精髓,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字是“仁”字。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什么事最重要,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论语》的精华还在于它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生百年,孰能无憾?”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念就是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言:“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既然生活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

  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哪里?他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我们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怎么就剩下半瓶了”。乐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呢!”。表述不同,缘于心态不同。小人之骄,骄傲的是他外在的气,而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孔子说过:“一个人能够听你讲道理但是你没去跟他讲,这叫“失人”。假如这个人根本就不可理喻而你偏和他讲道理,那就叫”失言“。

  《论语》教给我们很多处事的方法,做人的规则。有时费尽心机想和领导,同事拉近关系,却常常适得其反。为什么会这样?怎样的关系才能称作“好”呢?孔夫子认为:“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所谓:“过犹不及。”孔子的学生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意思就是: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子贡:“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事,你要真心的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

  在《论语》的阅读中,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与感悟。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学习要听别人讲解,也要自己思考,不要一味听信别人。

  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为了学习而学习,缺少必要的思考,只是一味地学习,大脑却一片空白,学习只为了追求数量,而不在乎质量,结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学习在思考,也在于吸收。也有不少人,为了思考而思考,缺少必要的学习。只是一味地思考,没有一定的学习指导,结果思考钻进了死胡同,就难免是非不分。因学习而思考,而感到充实。因思考而学习,而感到明智。可见,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缺一不可。

  《论语》这一部历史著作,我虽然只是浅尝,但不会辄止。我还要继续拓宽我的精神世界,用好书来医治自己生命的平庸和乏味。在以后的工作、处世中,我们要学习孔子那种“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宽容之心;学习那种“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的谨慎;学习那种“耻其言而过气行”的行为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在教给孩子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要不失时机的渗透德育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也要学会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爱仁之心;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学精神;“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豁达、朴素与和谐;学习那种“常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诚信精神;体会到“未若贫而乐,有道而正焉”的快乐。总之,让孩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文/泥步修行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