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柏拉图名字的由来: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勒斯,却又何以改称“柏拉图”。溯其源,阿里斯托勒斯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因此体育老师就替他取了“柏拉图”一名,“柏拉图”希腊语意为“宽阔”。后来,柏拉图的名字被延用下来,流行至今。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着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Republic)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0一3岁的幼儿在育儿所里收到照顾。3一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进行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儿童进入初等学校接受初级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柏拉图接受了雅典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为儿童安排了简单的读、写、算、唱歌,同时还十分重视体操等体育训练项目。17一20岁的青年升入国立的“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文化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20一30岁,经过严格挑选,进行10年科学教育,着重发展青年的思维能力,继续学习“四科”,懂得自然科学间的联系。30岁以后,经过进一步挑选,学习5年,主要研究哲学等。至此,形成了柏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
根据其教学目的,柏氏吸收和发展了智者的‘三艺’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也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柏拉图认为,每门学科均有其独特的功能,凡有所学,皆会促成性格的发展。在17岁之前,广泛而全面的学科内容是为了培养公民的一般素养,而对于未来的哲学家来讲,前面所述的各门学科都是学习辩证法必不可少的知识准备。文法和修辞是研究哲学的基础;算术是为了锻炼人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学习几何、天文,对于航海、行军作战、观测气候、探索宇宙十分重要;学习音乐则是为了培养军人的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他还很重视选择和净化各种教材,如语言、故事、神话、史诗等,使其符合道德要求,以促进儿童心智之发展。
就教学方法而言,柏拉图师承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把回忆已有知识的过程视为一种教学和启发的过程。他反对用强制性手段灌输知识,提倡通过问答形式,提出问题,揭露矛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
理性的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在《理想国》中,他多次使用了“反思”(reflection)和“沉思”(contemplation)两词,认为关于理性的知识唯有凭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感觉的作用只限于现象的理解,并不能成为获得理念的工具。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心思凝聚,学思结合,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并最终归给为理念。教师要善于点悟、启发、诱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使他们在“苦思冥想”后“顿开茅塞”,喜获“理性之乐”。这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柏拉图的教学思想几乎涉及到教学领域中的所有重要方法。他第一个确定了心理学的基本划分,并使之与教学密切联系起来。他继承并发展了斯巴达的依据年龄特征划分教学阶段的教学理论,在教学的具体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则更多地总结与采用了雅典的经验,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他十分注重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探讨事物的本质,这些都给了后世教育家们以巨大的影响和启迪。
但是,柏拉图夸大了理性发展在教学中的意义。他主张的通过回忆和沉思冥想以致知的教学过程,反映了其对掌握知识理解中的唯心主义倾向。特别是他把理性绝对化、孤立化,使感觉和理性之间对立起来的思想,以致成了中世纪经院派教条主义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学会从朋友那里学习中国古人(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西方大学也非常重视学术共同体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公开辩论。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我认为真正的朋友就是能和你深入交流、不断砥砺、互相学习的人,这样的朋友正如孔子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英文friendship一词也造得很妙:朋友是一条船上的。
如果说,美国有一半的物质文明,要归功于发明家爱迪生,那么,美国有一半的精神文明,就要归功于思想家爱默生。这当然是夸张。不过思想史家认为,代表美国精神的思想家,确实是从爱默生开始的。美国人写“作文”,很少有不引用爱默生的。
据说,爱默生跟朋友见面,总是问这么一个问题:“自从我们上次见面,你又搞清楚了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包含了许多学习的大道理。
第一,学习是困难的。
搞清楚一个问题,需要时间。爱默生的时代,交通不便,跟朋友见面,假设两三个月一次。爱默生的问题的假设,就是一个人用两三个月的时间,最多搞清楚两三个问题,所以才值得问,而且才可以答。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搞清楚一个问题,那么两三个月就能搞清楚60到90个问题。这就既不值得问,也没法回答了。
第二,学习是必需的。
学习对人的思想,就像氧气对人的身体一样,是必需的。这是爱默生问这个问题的另一个假设:就是一个人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应该搞清楚了一两个问题。不然,爱默生就问这样的问题了:“自从我们上次见面,你又发现了哪家好吃的餐馆?好玩的KTV?”
第三,学习是要说出来的。
说出来,不仅仅是告诉别人你学到了什么。实际上,说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说,可以帮助我们想得更清楚。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我通过倾听学习——倾听我自己。”当然,写出来也可以,小说家福克纳就说:“我读到我说了什么,才知道我想的是什么。”
着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跟我谈到他将做一个演讲,说:“我自己对我会讲些什么都充满好奇。”这就是一个例子:讲的过程,不是打印机的打印过程,思想已经固定,而更像是书法家的书写过程,是思想的创作的一部分。
第四,学习是要讨论的。
学习可以只是说,可以是单方面的,即使听众什么也没有说,你也同样学到了东西。但是,比起单方面的说,讨论往往是更有效的学习过程。这也是爱默生的问题包含的假设:我要跟你讨论讨论。
第五,学习有两种。
一种是自己去搞清楚,从自己的经验、观察中学习。另一种就是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已经搞清楚或者正在搞清楚的东西。这两种学习,都很重要。
第六,朋友是用来学习的。
这个道理,比爱默生早N多年,中国的孔子就已经搞懂了。在《论语》一开头,孔子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一句是自己搞清楚,高兴。第二句就是朋友来了,可以一起学习,一起搞清楚,更高兴。
我们很不幸,没有爱默生当朋友,怎么办?有两个解决方案。
方案一,自己做自己的爱默生,不时问问自己:“我又学到了什么?”一日三省吾身可能要求太高,三十日一省吾身,如何?
方案二,从现在的朋友中,不管是点头之交、君子之交,还是酒肉之交、KTV之交,寻找爱默生。接头暗号是,你首先问她或者他一句:“最近,你又学到了什么?”
如果你看到的是诧异的眼神,那么请你打个哈哈,接着做点头之交、君子之交、酒肉之交、KTV之交。也可能,她或者他的眼神在一瞬间的诧异后变得欣喜,然后紧紧握住你的手,激动地说:“爱默生,我可找到你了!”
那么,恭喜你,你也找到爱默生了!
变化中的社会该向谁学习爱学习是中国人的好习惯,重视教育也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但问题是:在一个教育体制正处于转型期并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这么一个体系中,该如何学习真的是一个费脑子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仍处于教育系统的年轻人是很大的问题,对于一个需要学习的人来说也是一个需要想一想的问题。
第一,我觉得首先要向青年人学习,向青年人学习意味着你在向时代和社会趋势学习。一个人不懂得时代,不懂得时代发展趋势的话,会对他每天要做出的判断有影响。前天有一位牛津大学毕业的英国人来办公室想跟我谈谈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出生的人的特征,他花了两年时间学汉语并一直想写关于中国年青人的文章,他说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不信西方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出生的年青人的基本观点,一是愤青,一是被四个老人宠爱的小皇帝。他问我同不同意这个说法,我说我非常地不同意。接下来他问中国这一代年青人有什么特点,我说,从优米网每天《在路上》直播前以及直播后的问题来看,我认为这一代首先是人生目标缺乏,第二是平等意识空前的强。
我先来说第一点。每次直播完我会问嘉宾今天感觉跟这些年青人交流怎么样,他们都会说,怎么这一代人的人生目标那么不清晰。我听了其实非常高兴,因为不清晰比盲从要好很多。想想我们上一代人或者我们自身这一代,其实有许多时候的所谓人生目标不是在生活中自已发现的,而是服从的,被给予的。如果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是被别人给予的,这个人极有可能埋没自已的天才和创造性的特殊能力,他也许碰巧会在外人看来很成功,但是其实人生并不快乐,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成功其实只有自已知道。这一代年青人好就好在他们不简单地服从,他们宁可处在迷茫中也不轻易地跟从。人生的目标原本不容易轻易发现,因为人生目标与一个人对自已对社会对他人的认识尤其是对自已的认识密切相关,而这几点都需要阅历,需要试,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的。当一个社会的年青人在努力地寻找自已的目标而不是一个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时,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这是年青人在尊重自已生命和这个生命本身酝酿的特殊才能的体现,唯有如此,创新型民族才会出现一些端倪。
第二点,他们身上的平等意识比过去任何一代都要强。在社交场合和工作层面上,你可能发现他们表面上仍然屈从于所谓的权威,所谓的等级。但他们的内心确十分的想要跟所谓的精英和社会认定的成功人士平等。优米网《在路上》曾经做过一个口号征集,因为基本都是成功人士来回答问题,我们设定了几条来选,其中有一条是“为你的前行打点行囊”,还有一条是“共同感悟生命的远行”,投票后者的占据了绝大多数,从中你可以看到他们的平等的意识。
其次,向最朴素的生活本身学习。最近主持了蔡国强和陈丹青一个读书会,听了罗永浩潘石屹冯仑等人的《在路上》的直播,再看了韩寒的博客,我发现他们都是认真观察生活本身的人,他们没有被大道理忽悠,他们没有被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和教条把思维弄得不伦不类。他们在各种风暴来临时不是在跟从,而是在倾听内心的声音。最近我看到韩寒的出场费时感触很深,韩寒既不是娱乐明星也不是所谓的成功人士,那到底是什么在值钱呢?其实就是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因为这是一个独立思考和观察能力稀缺的时代,所以他有时比明星更有号召能力,韩寒是我们时代特征的一个符号。在一个变化如此迅猛的国家,在一个没有太多定律的时代,我越来越担心那些振振有词的人未来会尴尬,越来越不喜欢那些认为绝对真理在握的人的面孔以及表情。因为世界进入了一的不确定的时代。
最后,向动植物学习。因为这些东西会呈现出他们生命的本来状态,他们不会撒谎。我自已常常在一棵树前观察,每一次它们都给我启迪。我曾看过一个《地球动脉》的片子,从中我看到了我从未看到的各种动植物,每一种动植物的存在都是因为它处的地理位置和各种气候条件形成的。把这个原理用在社会人的各色人等,我就十分释然为什么会有如此多不同的人生和我不理解的人生选择。
我在学校读书教书的时间长达二十三年,我本人走入社会中花了大量的时间重新来看或者说较正我脑子的原有的东西,因为脑子里既定的东西太多,这些东西与社会实际情况相差又太大,所以我融入社会的过程很漫长,内心的矛盾时间也长,这其实都是一种能量的消耗。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向三种东西学习时没有提书本,没有提老师。因为书本的东西有许多是人为的虚化了的成份,而年青人是没有能力鉴定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被虚化了的。我认为,生活中的老师处处皆是,一件事情,一个最最不起眼的人,一个植物的成长过程,一个社会思潮的起落这些都是我们的老师。老师有多少,取决于我们学习和感悟生活的心态。
冯仑曾在《在路上》中说,他年青时找过许多企业家,绝大部分人都是教育他,不屑于他的想法,只有柳传志和王石有耐心坐下来听他说,也没有教育他。他说那些教育他的人现在基本歇菜了,只有这两个不教育他的人现在是成功的。他说这话时,我听见观众中爆发出一片掌声。所以我想那些对现在的年青人不满认为他们没有责任感没有吃过他们吃过的苦等等人士可能都也会落得以前教育冯仑的人的下场。所以,每一个走进优米网的成功人士,我总是委婉地对他们说,现在的年青人很需要交流状态,他们希望平等。我记得许良杰作客《在路上》时,有一位年青人问到了充电的问题,他说,其实我现在与大家交流就是充电,当时观众席的掌声持续很长,一听就是发自内心。掌声中是可以读出许多心声来的,由于做节目多了,看片子多了,对掌声还有一些发言权。是的,与年青人交流其实就向他们学习,这是许多想做大事的人十分注重的事情,我听过几个我很尊敬的人用的秘书一定要八十年代或更年青的人,他们说,离他们近不会落伍。他们的选择是对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