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教育小故事


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

送自卑的孩子一杯酒我想送自卑的孩子一杯酒。

不是红酒,那样的醇厚浓郁会让你原本黯淡的心事发酵;不是鸡尾酒,那种明艳活跃会将你孤单的影子拉得更长;不是辛辣的白酒,那种浓烈太容易触痛你敏感的神经;也不是酸涩的啤酒,太多的泡沫只是空想,它会让你陷入更加不切实际的幻境。

我想送给你的酒叫做“贵腐酒”.

这杯色泽金黄的酒,口味甜美清冽,香气沁心,像桂花、蜂蜜,又像杏或者芒果,请你含一口,让所有的馨香在唇齿间撞击。

波尔多的9月,深秋的凉风吹落了满园的葡萄叶,成熟的果实缀满枝头,像一颗颗晶莹的紫玛瑙,在秋日的阳光下耀眼夺目。斑驳的阴影里,有些葡萄却显得不那么美丽,它们灰暗、粗糙、干瘪,卑微地瑟缩在枝头,像丧气的孩子。这些葡萄感染了霉菌,一种叫“贵腐霉”的霉菌侵蚀了葡萄的表皮,使得新鲜的汁液蒸发殆尽,却没有腐烂,留下的是一粒粒发皱的葡萄干。果农看到这些丑陋的葡萄,抱着随意的态度,把它们装进了和那些饱满的果粒一样的橡木桶。不曾想,这些被贵腐霉侵蚀了的葡萄竟创造了一个奇迹,酿成了独一无二的珍品。这种色泽金黄,有着独特香气和丰富口感的葡萄酒成了名副其实的液体黄金。

纽约葡萄酒商扎奇斯和洛杉矶沃利斯共同举办的葡萄酒拍卖会上,单瓶1847年的伊甘贵腐酒拍卖额达71675美元,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白葡萄酒。

那些曾在寒冷的深秋,独自瑟缩在枝头的、风干的、发皱的、险些被遗弃的葡萄,正如自卑的孩子,孤独地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你认为自己贫穷、低微、不美丽,用重重的心事把自己层层裹起,悲悲切切地将自己遗弃。

你不似红酒高贵典雅,却必须真实,不能勾兑,或许不那么深沉厚重,却唇齿留香,保持本色也是难能可贵;你没有鸡尾酒的鲜艳明丽,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瑰丽的人生;你不似白酒浓郁绵延,必是经历了岁月的积淀,每一步都脚踏实地,唯有将急躁与功利尘封,才能将内心的浮华转化为沁人的香气;你没有啤酒那般洒脱豪迈,但再细微的理想也能发芽,再卑微的人生也会开花,将自卑的心绪暂时收起,年轻的心需要一些泡沫带你沸腾,不要在意短暂的碰撞和散落。

喝过这杯贵腐酒,你该相信,不是所有的命运都已注定。
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激励我曾经不止一次地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一两岁的孩童,周围堆着各式各样的玩具,漂亮的洋娃娃、精美的电动汽车、豪华的积木等等各式各样的益智玩具。而这个孩童却对这些玩具完全没有兴趣,弃置一边。因为他正兴致勃勃地把玩着一个空酒瓶、一个废弃纸盒或者其它成年人眼中不能称之为玩具的物件。这时,孩子的父母过来了,“宝贝,你看这个电动玩具多有意思啊,这个毛绒娃娃多可爱啊,这个积木好贵的,咱们玩这个,把你玩的那个废物扔了。”

以空瓶为例,这个空瓶真的是废物吗?其实未必。当一个孩子在把玩空瓶子时,那是他按照自己的喜好,出于自身的兴趣点,毫无任何掩饰地在诸多的玩具中作出的选择。这个自动选择的过程就可能预示着他在某一方面的天赋。而那些所谓昂贵的、精致的、华美的、益智的玩具,在他眼中可能并无任何意义可言。家长们强行代替孩子作出选择,无非是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了孩子。

当今社会,在谈到人的创新性时,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抱怨:现代的教育千篇一律,教育出来的孩子大同小异,思维模式基本相同,何谈“创新”二字。那么,我们如何破解如今的教育模式弊端,在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方面有所作为呢?在此,先讲这样一个故事:

说有一个人得到了一张天下无双的弓,这张弓用多年的紫檀古木制成,非常好用。得弓者对这张弓爱不释手,但同时又觉得此弓过于朴素,不够华美。于是,他找到一个天下第一的能工巧匠,请他在弓上雕刻一副行猎图。这个巧匠在这张弓上施尽能事,雕刻了一副精美绝伦的行猎图。弓的主人拿到这张弓,心理感叹:这才叫尽善尽美。于是张弓引箭,用力一拉,没成想“崩”的一声,弓断弦松。这张弓就因为承载了过多的美丽花纹而失去了它成为一张良弓的本性,最终毁在了他的手中。

同样的道理亦可适用到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如今的孩子思维方式千篇一律的问题根源,我们或许可以从文章开头提到的场景以及上面的故事中窥见端倪——在对孩子的早期乃至学龄教育过程中,我们缺失了以一种静观之心去尊重孩子本性的教育方式,缺失了安静倾听孩子内心最细微的声音的心境。取而代之的是,用成人世界的价值观、游戏规则,以一种近似功利的态度,要求他们遵从固定的行为方式,责成他们承担与实际年龄不符的课业,过早地向他们灌输成人世界的物竞天择。人为之下或者是无意当中,诸多的天赋被压制,儿时的童真被剥夺,千人一面、老气横秋的孩子也就较为常见。

如果说孩子就是故事中那张弓,那我们可能就是那个在他们身上雕刻各种花纹的人。
莫让优裕的生活害了孩子有个牧场主人,叫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原来培养孩子,是要让他吃点苦头的。

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一个常年喂养猴子的人,不是将食物好好地摆在那儿,而是费尽心思,将食物放在一个树洞里,猴子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尽了办法要去吃,猴子整天为吃而琢磨,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努力地去够,把东西从树洞里够出来。

别人都很奇怪,对养猴子的人说:“你不该如此喂养猴子。”养猴子的人却说,这种食物猴子是很没有胃口的。平时,把它摆在猴子跟前,猴子连看都懒得看,它也根本不会去吃。只有用这种办法去喂它,让它很费劲地够着吃,它才会去吃。你越是让它够不着,它才越会努力去够。正因为猴子们很难得到它,在得到它时,才会珍惜。是珍惜使不好的东西变为了好东西。

养猴子的人,从日常生活中都发现了一个真理,只有努力去够的东西,才是好东西。

由这两个小故事我联想到了现代家庭教育,我们现在不少父母“爱”孩子的做法不是把孩子培养成“龙”,而恰恰是培养成了“虫”。

仔细想想,我们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爱的方式不对,比如我们中国的家长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陪读”、“侍读”,专当孩子的后勤。过分溺爱将造成娇生惯养,使孩子丧失自强的信心和能力。

亲子之爱,人皆有之。望子成龙,将来在社会有所作为,也是人之常情。但许多家长不顾客观实际,生活上对孩子有求必应,处处溺爱孩子,使孩子成了养尊处优的“小皇帝”。殊不知,这并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励志名言 www.lz13.cn)优裕的生活容易养成孩子的“现代懒惰”,容易消磨孩子的意志,扼杀他们的奋斗精神,无益于孩子成才。因此,家庭教育必须补上重要的一课——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具体而言,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该碰的钉子要让他碰。孩子初来人世,单纯幼稚,假如家长处处都替他安排得天衣无缝,就如鱼儿生下来就好意为它套上一个救生圈,后果会怎样呢?

2、该绕的弯路要让他绕。家长提供的捷径孩子未必买账,即使走在捷径上他也不一定能塌实,反而会对自己设计的路难以忘怀。而且,没有过程的结局、没有挫折的成功,就像凭空给了中国足球队一个世界冠军称号,有什么意义呢?

3、该受的苦、累要让他受。要让孩子知道一切幸福都来之不易。否则,他就不会珍惜、理解,导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4、该动的脑子要让他动。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应该给他们一定的空间,一来可以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二来也可以让他们懂得生活的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