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草称赞荀彧为:“吾之子房也。”这是曹草对荀彧发自肺腑的一句评价。

不错,荀彧在曹草心中的地位,就像当年张良在刘邦心中一样。可是张良的结局是美好的,但荀彧的结局却有些凄凉。

关于荀彧的死,有两种说法:

一、忧郁而死。

“太祖(曹草)军至濡须,(荀)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

——《三国志·荀彧传》

二、服毒自尽。

“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要而卒。”

——《魏氏春秋》

反正我是不大相信荀彧是病死的,《荀彧传》自己说荀彧是因病留在寿春的,但死因却是忧郁而死,他忧什么呢?为什么早不忧、晚不忧,偏偏在生病的时候忧,而且刚好就忧死了呢?所以《三国志》这是话中有话。

你再往后看,下一句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曹草为魏公和荀彧的死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要把这一句放在荀彧的死后面呢?相信大家已经看得很明白了。

所以,荀彧肯定是死于非命!

荀彧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再来看服毒自杀论。

服毒自杀论主要看怎么解读。大部分的人认为曹草送去的那个空碗是让荀彧自尽,但笔侠不这么认为,让人自尽的方式有很多种,毒酒、短剑、白绫什么的,为什么曹草要选择一只碗呢?也许,我们走入了一个误区,我们一心以为荀彧挡住了曹草的颠覆汉室之路,所以荀彧必死。曹草没有别的选择了么?

有,曹草想劝荀彧回心转意,关键是荀彧肯不肯!曹草忘不了荀彧曾经和自己的惺惺相惜,他也忘不了荀彧曾经对自己的大力帮助,他舍不得杀荀彧,但两人又必须得有个了断。于是,他送去了那只碗。

碗在古代写作“盌”,读音相同。曹草送碗的目的是一种态度,他是想“挽留”,想让荀彧留下这只碗,回心转意。既然是送碗,为什么要装饭呢?曹草很爱玩这招,他想招降太史慈的时候,给太史慈送去了一个当归。其雅致若此。

荀彧也是绝顶聪明之人,他没有会错意,并不是曹草想让他死,曹草是在给他出选择题,只是荀彧自己选择了忠于汉室,这也成为了曹草生平的一大憾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