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愉(1395-1447),字新和,号澹轩,明宣德二年状元,官至礼部右侍郎,赠官礼部尚书兼学士,后人称马学士,有《澹轩集》8卷存世。
马愉出生于山东临朐朱位村,自幼聪慧机敏,能诗善对,至今在家乡流传着许多他小时候有胆有识、佳句应对的趣事。
据传,一官员乘轿下乡,群童随观,此官戏群童云:“红口白牙谁家子”,众儿童无言以对,马愉略一思索,对曰:“蟒袍玉带哪朝官”。此官员见马愉小小年龄,竟如此敏捷,大为称奇。其祖父景信亦寄厚望于此孙,曾抚其顶曰:“是儿他日当大吾门。”
年幼的马愉在家乡的私塾读书时,邻近私塾的菜园里有株樱桃树,樱桃已黄中偷红,一天,马愉与众同学拨开篱笆进入园中,采摘树上的樱桃过半。园主告到塾师那里,塾师十分生气,将学生聚拢起来,指着远处的樱桃树,厉声喝问:“拨箔障,摘樱桃,何人所为?”学生们不知所措,惶惶无语。这时,马愉站出来道:“步蟾宫,攀桂树,乃吾之为!”塾师听了,感到小小的马愉敢作敢当,且出语不凡,对句工稳,将来定成大器,不仅没有批评,还赞誉其才。
古时男女授受不亲。马愉17岁时,与同学去村边的瀰河玩耍,见一位女子在河边徘徊,望水蹙额,知道是过河的,因水又凉又急不敢贸然涉水,马愉不避嫌疑,大大方方地背女子过河。此事被塾师闻知,塾师没有批评他,只是让他以此为题作首诗。马愉提笔写道:
“淑女河边叹机流,
书童聊作渡人舟。
未将素手挽香手,
却教凤头近龙头。
一株新花擦玉背,
十分春SE满芳洲。
轻轻放在沙滩上,
默默无语俱含羞”。
塾师看罢,暗自称奇。
临朐石门坊因“晚照”著称,相传阳春三月,塾师领学生们春游石门坊,当行至仙人桥时,有一樵夫挑着柴挡住去路,塾师见状请其让道,樵夫说:“让道可以,请先与我对句。”塾师说“请讲”。樵夫指着背上的柴出上句“此木为柴山山出”,塾师一时对答不上,众学生也面面相觑,马愉略加思索,上前对出下句:“因火成烟夕夕多”。樵夫点头称许,瞬间寂然不见。人们传说后来马愉高中状元是仙人指点,曾经遇见的樵夫即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到现在人们游历石门坊,特别是青少年都要去过仙人桥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