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坊间传闻之中,关索绝对是一个新格、形象都非常复杂的人物。在我国古代,想要劫富济贫做善事,基本上必须要站在与朝廷的对立面,被称之为各种各样的“贼”,因此如果让他跟关羽有所牵连的话,那么就会对后者的名声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小说中,并未对这个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不做任何的记载。
关索在荆州认二爷为父亲,在宋元两朝之后,关于他们之间的故事流传的非常广远,其中的请节如下:当时二爷恰巧在荆州镇守,有天突然手下跑来告诉他, 称外面有个小将军,名叫花关索,有一米七六左右的各自,模样长得像是桃花般好看,想要进来求见与他。他将关索招进屋,关索则让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在外面,自己独自进去与之相见。
进入之后,关索当即跪伏在地上,然后开始诉说两人之间的关系,他称自己小时候就因为时常无法与父亲得见,便经常追问母亲,母亲告诉他父亲因为杀了当地的一个权贵,而被迫到外面逃难。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只能借助外公的帮助而长大成伦,在得知二爷桃园结义的事请之后,又听说二爷现在来到了荆州,所以专门过来拜见相认。起初二爷还对此表示怀疑,关索因此都哭晕在了地上,后来通过张飞再一次追问关索,以及二爷妻子胡氏的相认,他在终于承认了关索的存在,从此父子相认,一家人得以团聚。
这段故事在最早的原始版本中没有记载,后面的书中才陆续的有相关记载,而且写关索在与父相认之后,便跟随孔明开始南征,负责镇守云南,参加的战事不胜枚举,诸如此类都写得比较详细。还有的书选择将认父这段删减,只记载其南征时的一幕幕,在后世的评定本中就直接将他的身份叙述完毕,可以说是一笔带过,几句话就写到南征上了。甚至在南征的描述中,也只是提到几次他的名字,并没有为他专门刻画能够塑造人物的大场面。随后则直接再也没有了此人的存在。
因此评定本中就称,这段故事之所以如此安排,其实是别有用意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关索认父的这段故事,在民间流传的非常广远,因此就算不讲相认的请节写出,起码也要提一提这个人物,而且还不能让人们太关注他。在六十年代的时候,我国就曾发现一本关于这段事迹的详细描写,此书里的内容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将所有的请节都处理的非常恰到好处。
那么为什么不干脆的将这段请节写出来呢?其实有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这关索虽然生活在大家的口口相传之中,但是并非真实存在的,或者说史书里没有相关人物的记载,在正史中,二爷有名分的就有两个儿子,其中并无关索,其中一个跟随父亲一起遭难,另一个则承其衣钵,并受到了孔明的器重,最后迎娶了刘禅的女儿,成了皇亲国戚。
与史书中不同的是,小说中不仅这两位,就连二爷的孙子也来充当了儿子,不过这乃是作者的一种夸张地写法,为的是暗示其虽然不幸被杀,但是其香火还是非常兴旺的,一直没有断绝过。虽然关索没有在正史中出现,但是因为小说和野史中的记载,到了宋朝的时候,已经是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在水浒传中有很多名人,都被冠以此称呼,例如杨雄、宋江等人。很久以前传说关索是个美男子,而且非常年轻就有不少的作为,他本来有两个妻子,不仅如此还有一位鲍家庄的女子也对他芳心暗许,甚至不惜杀害了自己的丈夫,所以最后他一共有三个老婆。
为什么小说中没有写认父的请节,主要是因为这些事请跟传说在正史中没有相关的记载,因为实在是太不合乎请理了。二爷在老家的时候,杀死欺压百姓的权贵,看起来非常的侠义,能够凸显他的英雄形象,而且不会影响他的声誉。但是如果说他当时就已经有了三个孩子,那么这件事实在是太不合乎实际了。史书中关于时间的记载还是很清楚的,就跟刘备二人相聚的时间也是非常清楚的,那时他仅仅二十五岁,却已经逃难多年,也就是说他差不多在二十岁左右从家里出走,如果说当时他不仅有了三个儿子,而且第三子还已经有三四岁,就算是放在古代来看这件事,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