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论文写作千头万绪,归根到底一句话:写出来!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话赶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说话的内容是随机的,知道了前面一句话,就能说出来后面一句话。好多话就是这样赶出来的,之前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其实写文章也遵循着这样的逻辑,很多时候以为想好了,但是等到准备写的时候,却发现写不出来。如果只是想那么永远也写不出来,写文章要不停的赶,只有这样才能向着好的方向赶,只有反复的赶才能写出一篇好的论文。

听、说、看、读、思、写,都是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环节,但任何学术研究最终都要表现为文字,因此,写对前面诸种环节的成果具有检阅的功能。只有通过写,才能有效地检阅和反思前面听、说、看、读、思等环节的成果,并将这些成果整合到一起。以实实在在的文字所进行的检阅、反思和整合,比仅仅对着空气在头脑里检阅、反思和整合,效果要好得多:一方面,有形的文字可观览,可试验,可检证,可回溯,可反复,可控制,有助于提高思考的效率;另一方面,论文写作千头万绪,归根到底一句话得写出来,平时就注意把点滴思考写出来,积少成多,慢慢就是一篇论文了。不像纯粹的思绪,虽然任意驰骋很有快感,但也天马行空,无边无际,难以定位,难以检证,容易失去方向和目标,过程亦很难控制,无从保证效率,并且时过境迁,就啥也不记得,留下的只有惆怅。

② 企图把构思细化到此处有掌声,那是作死

我并不反对构思,本老汉还不至于如此疯狂。构思是一定要有的,不然,再怎么赶,也赶不出结果。我只是反对沉迷于构思。一旦沉迷,就麻烦了。只要建立了基本观点、基本框架,准备好基本材料,文章能写成什么样,就基本靠赶了。当然,也有人说,主要靠气质。哈哈。

扩大了说,其实人生基本上也是赶出来的。现在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喜欢坐在那里给自己的人生做顶层设计,深怕设计不周,人生从此不可挽回。咳,这哪跟哪呀!人生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一步赶一步地赶出来的。

我曾经在新生研讨课上讲我的行动主义人生观,要义是不要沉迷于构想,而要赶紧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寻找方向。我讲得眉飞色舞,但学生好像无动于衷。没反应就没反应吧。人生许多事,没有点阅历,不吃点苦头,是参悟不了的。他们还年轻。

最近偶然发现我在另一个班讲的《在行动中成就人生》,被好事者整理出来放到网上。中间很多妙语,连我自己都吃惊,因为这些话并不是我事先准备的,而是课上话赶话赶出来的。也因为这个缘故,我备课从来都只准备个大纲,具体的内容留待现场去发挥。准备得太细,反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听人说,有的老师备课特细,连哪个地方应该逗个哏,哪个地方学生应该来点掌声,都设想好了。在我看来,这纯属自己给自己挖坑,是作死的节奏。

③ 写作是艰苦的劳动,立足于劳动,以作为激发思维

玉人不示人以璞。很多学者,特别是某些已经成名成家的学者,总愿意把学术创作过程说得很高尚,甚至有点神秘。从形象管理的角度来说,这可以理解。但事实上,实际的学术创作确实有点猥琐,希望不要因此浇灭了年轻人做学问的热情。我院女神某老师说:把学术创作看作灵感的迸发,而非劳动的积累,是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之后的产物,文艺太祖华兹华斯为始作俑者。该女神的这句话就是在和同事们微信聊天时迸出来的,也是话赶话的结果,相信她事先没有准备。当然,是否事先有准备,还得问问她,再考证一下。

很多人认为写作和灵感的迸发是一起的,这样的流传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于是很多学生天天就坐在那里想,等着灵感的来临,他们期盼着灵感来的时候就像洪水一样,堵也堵不住。当然还是由很多学者就是这样想着想着,然后有了灵感,但是对于写论文来说,需要整理资料等等,所以必须要提前准备,不能靠想,要先开始写在等待着灵感,这样才是靠谱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