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每个人都有邻居。我家那层虽仅有两户人家,但关系是亲如一家。

我们一家已经在那里住七年了,当我是学前小班时,我的父母就与他们相识了。据我了解:我的邻居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大女儿已经成家,小儿子则在打工,至于干什么我也不知道。

我的邻居大叔与他的妻子已年过半百了,大叔依然在上班。平时大叔和他儿子都去上班,邻居大妈也就是收拾下房子,晚上便做些小菜,给劳累一天的家人享用。

在平常,我们两家也是互帮互助,有难就帮,我们都会相互照料。

记得有次,我母亲因紧急开会,导致下班时间延时,这又正好赶上我放学,我敲了敲自家的门,没人开门,我就又敲邻居家的门。“大妈,我能不能借用一下您的电话,我母亲不在家,我能给她打给电话吗?”我说。大妈听完后,二话不说拿起了手机并给了我,让我给母亲打电话,电话中,大妈又知道了母亲要晚点回来,让我先在她家待上一小会。她知道情况后,便用水果和水来招待我,非常热情,我呢,一面感谢她的好意,一面写着作业。

过了有三十分钟吧,门口有了敲门声,大妈听见后,问了问谁,然后开了门。开了门,一开原来是我母亲,母亲一边感谢大妈这么长时间照顾我,一边叫我出来也谢谢大妈。大妈听见后笑了笑说:“没事没事,都是邻居,客气什么?有空常来玩!”

在那之后,我母亲得地从乡下姥爷家,带了点新鲜的瓜果蔬菜,得地给大妈。大妈收到后也非常开心,也客气的谢我们。此后,比如她家水管坏了,电视看不了,网络不行等等,只要是他们干不了的,都来找我父亲给他们帮帮忙,我父亲也一样,热情帮他们。

就这样,在这互帮互助的环境下,我们家才能生活的更加充实,更加美好。也许,这就是邻居吧!

邻居

一面斑驳的矮墙,隔开了两家邻居;一棵葱郁茂盛的枣树,情系着两户人家。

“可欣回来啦!”邻居大娘端着碗坐在门槛上,我笑呵呵地点了点头,骑车直奔家门。大娘体态丰满,尤其是坐着时身上圆乎乎肉墩墩,笑起来却总是暖暖的。

每次回到家,总要先看一看那棵偏爱我家的枣树,看着它渐渐孕育果实,我就感到心满意足。停好车,抱着沉重的书包一颠一颠跑进屋,嘴里喊着“妈”,好似久别重逢的场景。

进了屋,疲惫的我重重栽进沙发里,啃着苹果,打量妈妈。妈妈坐在旁边,戴着老花镜正给亲戚家的小孩做棉袄,针线一上一下起伏着,所到之处缝得严严实实。

“可欣,大娘家的枣能吃了,你快来摘吧!”隔着一堵墙,都听到了大娘嘹亮的嗓音招呼我。“哦,好嘞。”

既然大娘这么说,我也不客气,直接搬来个人字梯,爬上了那不足两米半的矮墙。大娘担忧地看着我说:“可慢点,别摔着了。”“没事儿,爬这都爬好几年了,熟门熟路的。”我大手一挥,豪迈地说着。大娘呵呵笑了,黝黑的脸上有了明显的皱纹。

我每年都会爬上这堵墙摘枣吃,而大娘家不仅有枣树,还有石榴树,可种在角落,长势不好,石榴永远不会超过二十个,但每次都有我的份。

“大姐,这是别人送给我们的月饼,还挺好吃的,给你拿点让孩子尝尝,好像是紫薯面做成的。”妈妈掂着一袋月饼递给了大娘。

也许是大人们之间经常这样,我也会有所感染,每次出家门遇到邻居们,我都会打招呼,起初会感到一些害羞和一点生疏,但逐渐地,邻居间的热情和温暖让我的招呼越来越自然。

我想这是因为经常在一堵墙之间互送东西,经常吃着一棵树上的大枣,所以觉得特别亲切吧!我想我需要好好保护这堵墙和这棵树,让它们永远坚固、常青。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