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教育新闻十大关键词之一:绿领巾

10月中旬,西安一小学给差生戴绿领巾的新闻在网上疯传。这一事件曝光后,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的主持人白岩松还特意带了一条绿领带,以示对佩戴绿领巾孩子的声援,社会各界也纷纷发出声音,声讨该校给差生带绿领巾的行为。

一条小小的绿领巾不足以牵动全社会的神经,让全社会奋起指责的,是隐藏在绿领巾背后的教育冷暴力。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绿领巾事件尚未得到社会谅解,教育冷暴力事件接二连三曝光:

山东省东营市某中学有班级实行奖罚制度,违规违纪的学生会被罚款,罚金将用来奖励学习进步者;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某中学实行差异化校服,红校服是优秀生的专利,普通学生穿的是蓝色或白色校服,红校服背面印有白色优秀生字样;

浙江省慈溪市某小学的3个男孩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遭到老师惩罚:脱下裤子,在学校操场上跑步,旁边还站着两个女生监督;

德宏某中学为让学生得到警示教育,给违纪学生喝猪奶;

有关媒体通过对142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80.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中冷暴力现象普遍。72.4%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在上学期间遭受过老师的冷暴力。显然,冷暴力已越来越多的被一些学校视为教育法宝而被追捧,这是现代教育的耻辱和厄梦。

事件反思

早在几千年前,先贤孔子就提倡教育有教无类,意即对人的教育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可千篇一律,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采取冷暴力手段对待不听话学生,只能扼杀学生的个性,制造出一群循规蹈矩、没有思想的机器人。

专家指出,这些事件背后有一系列深层次的原因,如教师的生活压力以及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教师专业培养体系中德育内容的相对缺失、公民意识在教育领域的淡薄、教育评价标准功利化等问题。

教育是一种对人的向上牵引,是对人的自然状态的某种改变甚至修正。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养成、品性的磨砺、审美的积淀,从一张白纸到美丽图案,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这过程离不开内在的意志力控制和外在的管理约束。管孩子,本没错;而奖惩是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谁也不会觉得好的教育就是大放羊。

但是,约束和伤害是两码事,挫折教育和侮辱教育是两码事。在不少教育者心目中,却看不到两者的区别。表面上接受批评,私下里嘟囔:娃不管还行!把两类事混成一类事,以管理的正当性来为冷暴力甚至暴力辩护,这就是绿领巾等冷暴力事件不时出现的深层土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